焦點專欄

回文章列表

2018-01-03 「戰爭的苦果」il frutto della guerra

「他唯一流露的悲傷,是緊咬著下唇微微滲血」教宗年節卡片的主角:長崎原爆男孩
( 台灣民政府 秘書長 上課所提被教宗聽到了! )

風傳媒 閻紀宇 2018-01-02 12:51 http://www.storm.mg/article/379981?utm_source=line

2017─2018,教宗方濟各的卡片,「火葬場邊上的男孩」(Vatican Press Office)

2017─2018,教宗方濟各的卡片,「火葬場邊上的男孩」(Vatican Press Office)

新舊年交替之際,會寄贈卡片的人似乎越來越少了,天主教教宗方濟各是其中之一。但是最近有幸收到方濟各卡片的人,可能會有點兒困惑,因為卡片上的圖像不是燦爛煙火,不是迎新歡慶,甚至不是宗教象徵,而是一張泛黃的黑白照片。

照片中的男孩直挺挺地立正站好,背上揹著一個男嬰,頭向後仰,看似睡得很熟,其實已經死去。小男孩和弟弟是1945年長崎原爆的受難者,他正等待著要送弟弟最後一程:火葬場。拍攝照片的人是美軍陸戰隊攝影師歐唐納(Joe O'Donnell)。

教宗方濟各(Pope Francis)在卡片上以義大利文寫道:「戰爭的苦果」(il frutto della guerra),然後簽名「Franciscus」。男孩的表情,似乎堅毅更多於哀戚,教宗顯然深有所感,寫了簡單的圖說:「男孩唯一流露的悲傷,是他緊咬著下唇微微滲血。」

2018年元旦,教宗方濟各主持第一場彌撒(AP)

2018年元旦,教宗方濟各主持第一場彌撒(AP)

轟炸長崎的原子彈在1945年8月9日上午11點落下,與廣島原爆相隔3天。這兩場轟炸行動是終結太平洋戰爭(Pacific War)的關鍵,避免了盟軍進攻日本本土的浩劫。但是,長崎原爆死了3萬9000至8萬人,廣島原爆死了9萬至14萬6000人,絕大部分是平民,像小男孩背上嬰兒的平民。

1945年8月9日,長崎原爆,佛寺化為廢墟(Wikipedia / Public Domain)

1945年8月9日,長崎原爆,佛寺化為廢墟(Wikipedia / Public Domain)

二戰結束之後,時年23歲的歐唐納在日本待了4年,以影像記錄廣島與長崎的廢墟與受難者,後來集結成書《1945年的日本:一位美軍陸戰隊員的原爆現場照片》(Japan 1945: A US. Marine's Photographs from Ground Zero)。教宗選的那張照片標題是「火葬場邊上的男孩」(The boy standing by the crematory)。

2017─2018,教宗方濟各的卡片,「火葬場邊上的男孩」(Vatican Press Office)

2017─2018,教宗方濟各的卡片,「火葬場邊上的男孩」(Vatican Press Office)

多年之後,歐唐納回憶:「那天我看到一個年約10歲的男孩,背上揹著一個嬰兒。當時日本的孩子經常揹著弟弟妹妹玩耍,但這個男孩顯然不同,他來到這裡是要辦正事。他沒穿鞋,臉部緊繃,背上的嬰兒頭向後仰,彷彿熟睡。男孩在那裡站了5到10分鐘。」 「幾個戴著白色面罩的男子走過來,不發一語,解開嬰兒身上的繫帶。這時我才看出來,那嬰兒已經死了。男子抱起嬰兒,送入焚化爐。男孩直挺挺地站立著,凝視爐火。他緊咬住下唇,微微滲血。火光逐漸黯淡,宛如夕陽西下。男孩轉身,默默離去。」 歐唐納後來轉任白宮攝影師,1950年他陪同杜魯門(Harry Truman)總統出訪,在西太平洋威克島(Wake Island)的海灘上,他鼓起勇氣問總統,廣島與長崎原爆過後,是否有什麼不一樣的想法?杜魯門回答:「當然有,事後我感到非常不安。」

1945年8月9日,長崎原爆(Wikipedia / Public Domain)

1945年8月9日,長崎原爆(Wikipedia / Public Domain)

1339